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西安工程大学:全方位助推创新与创业 零距离对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故土新耕,新姿摇曳,坐落于古都西安的西安工程大学,坚持纺织服装特色,正颠覆着大众对传统纺织服装产业低附加值、劳动力密集的刻板印象,为地方经济和纺织行业的发展,描绘
故土新耕,新姿摇曳,坐落于古都西安的西安工程大学,坚持纺织服装特色,正颠覆着大众对传统纺织服装产业低附加值、劳动力密集的刻板印象,为地方经济和纺织行业的发展,描绘出一抹亮丽的色彩。 百余年传承长燃七星灯火 彰显办学特色 1912年开启办学历史,1978年独立建校为西北纺织工学院。上世纪80年代,扎实的工科基础与个性的艺术气质在这所学校相遇碰撞,西北纺院在高校林立的古都西安,跳动起活跃的时尚音符,这种艺工结合的办学特色在今天得到了强化和彰显。目前,学校是我国西部唯一一所培养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人才的高校。在传统纺织服装学科专业体系基础上,根据现代“大纺织”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围绕优势产业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了以“一干两翼”为学科结构的“大纺织”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纺织工程学科为核心,智能机械、信息控制、纺织材料、服装设计、经济管理为支撑的学科链,通过一流学科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科发展。目前,学校是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姚穆与同学们在一起 零距离对接推动科技创新 服务社会发展 学校在国家纺织服装转型升级的机遇抢抓期,按照“做强纺织、做靓设计,做优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总思路,推进“互联网+纺织服装”学科提升计划,加大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产教深度融合,重点围绕产业用纺织品、智能制造、时尚创意等领域,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学校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 矢志纺织报国的学校名誉校长姚穆院士,研制开发的“军港纶”系列产品和军服,被广泛应用于我军驻港驻澳部队、解放军各兵种、武警官兵等人员服装,展示出我军将士英姿飒爽的新形象,该成果荣获纺织界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当“非典”疫情肆虐时,姚穆院士团队又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将研制成功的新型医用防护服送到了“非典”防治一线的小汤山等医院,并赠送给陕西医护人员80余套。 围绕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需求,学校在纺织材料、生态纺织及清洁化生产、智能化纺机设备、时尚创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构建了符合学校特色的科研创新体系。学校构建的“5+X”产学研创新工程体系,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为纺织行业产业结构优化、企业技术升级和效益提升做出积极贡献,产出了一系列高水平、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2017年,学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陈美玉教授级高工参与完成的“工业排放烟气用聚四氟乙烯基过滤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三年来,学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0余项,2017年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及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国高校百强。 学校先后建成了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基地;与浙江、福建等地方政府、企业共建27个合作科研平台和技术转移中心,在山东如意、青岛即发、浙江洁丽雅、广东溢达等130多家企业中建立了实践实训基地。 学校与全国最大的纺织电子仪器和设备科研生产基地——陕西省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四主体一联合”创新平台——陕西省智能纺织机械研究中心已通过省科技厅、发改委的联合组织认证。该平台围绕智能纺织装备领域,重点针对高端纤维、纱线、织物的性能及质量检测仪器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构建纺织装备从单机的智能化向系统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技术体系。 全方位助推搭建双创平台 营造匠心匠意 工程训练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三大双创育人平台,成为学校育人的亮点和特色。 学校建成了国家层面的“西纺文创众创空间”,具备人才培养、文化交流、成果转化和经纪服务四大功能。园区现已入驻44个创意团队,9个孵化团队(注册公司),每年为1000余名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会。 通过双创育人平台,学生创新能力和时尚设计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覆盖面从2012年的5.1%提升到2017年的100%;受益学生3万余人,连续多年约60%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累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930多项;设计成果被企业采纳或参考率达70%左右。学校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创业激情高涨,仅2018年7月就完成创业企业工商注册71家。2017年和2018年,三名同学获得团中央、全国学联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称号。 学校积极打造“一带一路”纺织服装研究院、服饰文化研究中心、中巴经济走廊(CPEC)文化艺术研究院等国际合作平台和智库。通过主办“国际青年导演交流会”、作品展览等多种形式强化与巴基斯坦、伊朗等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沟通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 七星灯火,骊山晚照。我们经历了中国作为纺织大国的崛起与自豪,也感受着向纺织强国迈进的艰辛与不易。从解决中国百姓“穿衣难”的国计民生难题,到研发“军港纶”、

文章来源:《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agcdxxb.cn/qikandaodu/2020/0803/335.html



上一篇:要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国纺织服装
下一篇:“纺织之光”2018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投稿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